硬件资源

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由上海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,是国内首家面向全社会开放的高端计算平台。
自2000年年底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先后部署多台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,其中包括2004年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10的曙光4000A和2009年TOP500排名世界第十、亚洲第一的“魔方”(曙光5000A)。
目前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由“魔方III”(峰值计算速度3400TFlops)和“魔盒”(峰值计算速度100PFLOPS@FP16)两台超级计算机对外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服务。


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(魔盒)
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于2023年4月上线,使用国产自研达芬奇架构人工智能算力,计算峰值能力100PFLOPS(FP16) 。
魔盒技术指标
峰值速度
100PFLOPS@FP16
节点数
40
CPU
Kunpeng920,160块
GPU
Ascend910,320张
系统内存
30720GB
存储系统
3950TB对象存储
网络互联
训练节点间互联带宽800GE
算法框架支持
MindSpore 2.1.0、TensorFlow 1.15.0、PyTorch 1.11.0、自定义镜像
魔方III
2020年1月,“魔方III”超级计算机正式对外提供服务。全机CPU核数35840个,理论峰值计算速度3400TFlops,是当时国内采用全通用CPU的计算能力较强的超级计算机之一。
魔方III技术指标
峰值速度
3400TFlops
计算节点
1120台双路CPU刀片
16台GPU节点(V100)
CPU
Intel Xeon 6142(16 core/2.6GHz)
GPU
Nvidia Tesla V100 GPU卡
系统内存
215TB DDR4内存
存储系统
ParaStor300并行存储系统,裸容量超过8P
网络互联
100Gb Intel Omni-Path 高速计算网络

过往资源
2016.1-2023.6

魔方II
2015年9月“魔方”(曙光5000A)停机退役后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部署了峰值计算速度为400TFlops的“魔方II”超级计算机。2016年1月投入运行,仅1个多月后,“魔方II”的计算资源就被用满。

2012.6-2019.9

蜂鸟(曙光5000A)
2012年6月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部署了一台理论峰值计算速度为21TFlops的IBM集群系统。这台系统包含了65台HS23刀片计算节点,专门用于服务工业企业用户。经用户投票,系统被命名为“蜂鸟”。

2009.6-2015.9

魔方(曙光5000A)
在2009年6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,“魔方”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第十。这也是国产超级计算机第二次排入世界前十并首次排名亚洲第一。在魔方超级计算机服役期间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服务了数千家研发团队,累计完成计算任务约570万个,提供计算机时超过10亿CPU核小时。魔方超级计算机的平均利用率超过70%,应用和服务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。

2004.11-2009.10

曙光4000A
2004年11月,国家“863”计划研制成果——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。曙光4000A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10.2TFlops,在2004年6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,位列全球第十。这是国产超级计算机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十,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、日之后第三个跨越了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发和应用的国家。2005年8月18日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挂牌“中国国家网格主节点”,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因此成为中国国家网格的最强算力。

2003.6-2009.3

神威新世纪-64P
“神威”新世纪-64P集群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并正式投入运营。它是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部署的第一台通用集群系统,主要服务于汽车设计、市政工程、航天航空、船舶制造等工业工程领域,理论峰值计算速度为302GFlops。

2000.12-2006.7

神威-I
神威-I超级计算机是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投入运营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。它的体系结构是MPP,峰值计算速度为384GFlops。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这台超级计算机取得了多项重大应用成果。例如:2001年,上海气象局利用神威-I为APEC会议提供精确的数值天气预报;2003年,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神威-I上进行计算模拟,以寻找抗SARS病毒的药物。

2012.6-2019.9

蜂鸟2012年6月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部署了一台理论峰值计算速度为21TFlops的IBM集群系统。这台系统包含了65台HS23刀片计算节点,专门用于服务工业企业用户。经用户投票,系统被命名为“蜂鸟”。

魔方(曙光5000A)在2009年6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,“魔方”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第十。这也是国产超级计算机第二次排入世界前十并首次排名亚洲第一。在魔方超级计算机服役期间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服务了数千家研发团队,累计完成计算任务约570万个,提供计算机时超过10亿CPU核小时。魔方超级计算机的平均利用率超过70%,应用和服务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。

2009.6-2015.9
2004.11-2009.10

曙光4000A2004年11月,国家“863”计划研制成果——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。曙光4000A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10.2TFlops,在2004年6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,位列全球第十。这是国产超级计算机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十,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、日之后第三个跨越了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发和应用的国家。2005年8月18日,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挂牌“中国国家网格主节点”,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因此成为中国国家网格的最强算力。

神威新世纪-64P“神威”新世纪-64P集群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并正式投入运营。它是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部署的第一台通用集群系统,主要服务于汽车设计、市政工程、航天航空、船舶制造等工业工程领域,理论峰值计算速度为302GFlops。

2003.6-2009.3
2000.12-2006.7

神威-I神威-I超级计算机是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投入运营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。它的体系结构是MPP,峰值计算速度为384GFlops。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这台超级计算机取得了多项重大应用成果。例如:2001年,上海气象局利用神威-I为APEC会议提供精确的数值天气预报;2003年,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神威-I上进行计算模拟,以寻找抗SARS病毒的药物。